协同学习,「学习共同体」是什么?

学习能力 2024-10-04 22:05:43 13

协同学习?一、性质不同 1、协同学习:协同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习者的个人目标和其学习小组的集体目标应是一致的,个人和群体之间是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2、竞争学习:竞争学习是指学习者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其学习关系是消极的相互依赖关系,那么,协同学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佐藤学:关于学习共同体

日本教育专家、学习共同体倡导者佐藤学曾直击当下合作学习的痛点——

✓ 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

✓ 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安心地说出“我不懂”。

✓ 学习共同体不是找出学生的共性,而是发掘学生不同的个性,以形成独一无二的共同体,是“交响的学习”。

佐藤学精彩观点:

1.如果不是由学校内部开始进行变革的话,改革是很难渗透到教育一线的。但如没有外部支持,学校改革也同样是无法持续下去的。我将这种内与外的关系称为“学校改革的内与外辩证法”。我们既需要从内到外的改革,又需要从上至下的改革,要双方推进。

2.我们所熟悉的黑板、讲台、学生的课桌向前整齐排列,教师使用粉笔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讲解的“同步教学”的课堂形式是以产业主义社会大工厂的生产流水线系统为模型,以“经济效率性”为原理的课堂形态及学习形态。这种传统的“同步教学”的课堂形态如今在欧美各国已被放到了博物馆,他们正在向“协同学习”为主的课堂形态、学习形态转变。

3.“学习共同体”是一个表现学校改革“愿景”的词语。我将“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定义为:“学生共同合作学习的场所,教师作为教育的专家共同合作学习的场所,家长与市民共同合作学习的场所”。

协作学习的概念包括几个层面的含义?它们分别是什么?

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它组或全班同学共享。

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主要有7种,分别是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

1、竞争

竞争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协作者参与学习过程,并有辅导教师参加。辅导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学习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的最快最好。辅导教师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论,其他学习者也可以对其发表意见。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的完成。竞争性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易造成因竞争而导致协作难以进行的结果。因此让学习者明确各自任务完成对保证总目标实现的意义非常重大, 即学习者是在竞争与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的。竞争可在小组内进行,也可以在小组间进行。

2.辩论

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主题,首先确定自己的观点。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互联网查询资料,以支持自己的观点。辅导教师(或中立组)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方与反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

搭学是什么意思?

一、协同培养是什么学历是全日制本科。本科学校与专科学校“协同培养”,最后得到的标注有“协同培养”的毕业证,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要看协同的本科院校,每个地方也不同。

本专协同培养是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合作,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传统本科是培养“研究性”、“应用型”、“学术型”的人才,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在学制上,专升本要比协同培养多一年(专科三年+本科两年),而且专科大三的时候要参加选拔考试,考试可以选择临近专业报考,考上了才有本科学历。协同培养就是直接四年,不需要中途再次考试,但不能转专业。

在毕业证书上,专升本和协同培养都是跟普通本科毕业证书不一样的。专升本会特殊注明“专科起点”,而协同培养会特别注明协同培养或应用型本科。

二、协同培养本科生利弊有哪些

本科学校与专科学校“协同培养”,最后得到的标注有“协同培养”的毕业证,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要看协同的本科院校,每个地方也不同。

报读本科拿的全日制第一学历,职业学校协同培养学历一般像函授那种第二学历,含金量底!

联合培养具体就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在民大读两年,然后再去湖南大学读两年,毕业的时候拿到的是湖南大学的文凭,这个班级录取分数比其他普通软件工程班高一些。

协同学习和竞争学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搭学,是指通过交流、合作、共享等多种形式,实现知识互补与协同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与传统的单一知识来源不同,搭学通过多样化的合作模式,让学习者能够在集体智慧下快速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搭学并不是简单地将多个人的知识积累在一起,而是利用各种资源和角色的优势,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让共同学习的成果更具实际意义。

搭学的主要优势在于利用社区的力量,将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成员集成在一起,建立多元化的资源和分享平台。这样,每个人都能够受益并获得进一步发展。同时,搭学还能够提高人们互相合作的能力,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互信。通过搭学,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可以由多方面、多角度共同诠释,得到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和知识升华。

搭学的应用场景广泛。比如,在企业内部,可以将员工的专业知识积累在一张平台上,形成内部彼此支持和学习共享的氛围。在学校或社区,通过各种社区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或社区成员在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下,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在异地或跨国合作的背景下,通过搭学的方式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促进团队的合作效率。总之,搭学不仅对单个人有着显著的发展效益,也为社区、企业和团队相互协同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协同教学是什么意思

协同学习和竞争学习之间的联系:

协同学习和竞争学习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把两者共同纳入教学过程之中,按照教学进程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学习模式,是对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是符合教学规律和时代需求的,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

协同学习和竞争学习区别为:性质不同、结果不同、培养不同。

一、性质不同

1、协同学习:协同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习者的个人目标和其学习小组的集体目标应是一致的,个人和群体之间是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

2、竞争学习:竞争学习是指学习者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其学习关系是消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学习者是以其他学习者的失败来证实自己的成功。

二、结果不同

1、协同学习:在协同学习中,所有学习成员都是相互得利的,是一种“你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的学习模式,在协同学习中,学习者会意识到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同时,也只有自己成功了,小组才能成功。

2、竞争学习:在竞争学习中,只有少数学习者能达到预定目标,学习结果是以常模参照为评价取向的。

三、培养不同

1、协同学习:协同学习培养学习者合作意思。

以上就是协同学习的全部内容,搭学,是指通过交流、合作、共享等多种形式,实现知识互补与协同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与传统的单一知识来源不同,搭学通过多样化的合作模式,让学习者能够在集体智慧下快速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搭学并不是简单地将多个人的知识积累在一起,而是利用各种资源和角色的优势,互相补充、互相学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