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小学阅读课教学计划

阅读能力 2024-10-19 22:34:45 34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读信导入,回顾课文内容 二、课文读信,英子信中的话语揭示了《掌声》的主题,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掌声》。三、读课文,英子的故事 1.英子的故事,她曾是一个忧郁的小姑娘,因为身体原因不愿被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课堂上的故事会为她带来了改变。四、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一年级课外阅读教案16篇

教学目标:

1、学会划分段落层次的基本方法。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方法:

通过题型训练,渗透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明确要求,抓考核点进行整理复习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能联系上下文推想并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其表达效果。

(4)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段落的主要意思,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5)对说明性的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说明方法。对述叙事性文章能复述,了解故事梗概,能简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能大体把握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6)初步学会感受作品中的形象,初步感受、赏析作品中精彩的语言。7.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并学会筛选、整理所搜集的资料。8.能体会句号与逗号、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一二年级阅读课教案

【摘要】 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块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关键点。由于当下一线语文教师缺少对“阅读”“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等概念的理解,认识不清,改善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迫在眉睫。《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作为一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书籍,为我们阐明了“阅读”“阅读教学”“阅读能力”“阅读方法”等概念,指明了阅读教学的任务和路径,并就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提出建议,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教学帮助。基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阅读感受,笔者提出了四条设计阅读教学课教案的策略:第一,遵循文本体式;第三,设计学的活动;第二,搭建学习支架。

【关键字】 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教案

一、引言

语文阅读教学是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师来说,大部分的语文课都在进行阅读教学,教授教材中编排的若干篇课文。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常常听到身边的语文老师抱怨“期末考试要到了,我课文都还没上完呢”“课文多上几篇和少上几篇是没有关系的”之类的话,也有不少的语文教师“沉迷”于阅读教学,一篇一篇仔仔细细的教,不放过课文篇目中任何一个客体的知识点,但是阅读教学的效果却差强人意。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模板

“读书是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最简单有效最经济最根本的方法。”如何促进小学生们进行有效的阅读呢?现在请欣赏我带来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设计意图:

课外阅读是个广阔的天地,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升入三年级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范围的扩大,许多学生还没有良好的读书方法,读书效果不理想,因此,适时地、有计划地对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紧密地联系起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读书习惯有很大的好处。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总结出了“三步阅读法”,即:略读、精读、赏读。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第五册第一单元写景的文章后,进行的补充拓展。在学生大量搜集描写美丽风光的文章后教师进行阅读方法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了解“三步阅读法”,并能针对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在阅读名家名篇中感悟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及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读书的兴趣,并为写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1、了解略读、精读、赏读“三步阅读法”并会运用。

五年级上册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旨在培养学生正确、流畅的朗读能力;掌握本课6个生字及新词,学会造句与句式转换;通过了解作家卡片,初步理解夹竹桃对季羡林的独特情感。

二、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学会使用“无……不”和“无不”进行造句与句式转换。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提问学生对“春天”的想象与喜爱的花朵,引出夹竹桃。

2. 让学生阅读并评价课题,理解“夹”字的不同读音及其含义。

3. 通过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简要介绍夹竹桃的基本信息与习性。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与意思,尝试造句。

2. 小组内交流词义,帮助理解。

3. 学习双重否定句的用法。

4. 自由使用“无……不……”“无不”造句。

(三)自主探究

1.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段落。

2. 尝试给课文分段,理解段落之间的联系。

3. 练习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四)资料搜集

1. 探索季老家中其他花卉,并用词语形容。

2. 概括第三小节内容,体会季老对夹竹桃的情感。

3. 划出表现季老情感的语句,深入理解其对夹竹桃的留恋、回忆与爱。

四、课堂小结

总结学生对夹竹桃情感的理解与感受,强调对文本情感的体悟。

五、达标检测

完成自主学习单中的检测题。

小学语文五年级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奋、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简单了解古典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环境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儒林外史》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感知人物形象: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

2、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儒林外史》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王冕资料、简单了解《儒林外史》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四课《少年王冕》。

生齐读课题。

二、回顾,整体把握。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那么,还记得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了王冕哪些时候的哪些事情吗?

2、交流归纳小标题:七岁父亲去世、十岁放牛读书、十三四岁学画荷花、十七八岁小有成就。

3、板书、小结:作者吴敬梓选取了王冕人生经历中有重大变化的阶段加以描绘,千字不到,却写了王冕前后相距12年的生活经历,故事显得结构更紧凑,内容更吸引人。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提问学生对“春天”的想象与喜爱的花朵,引出夹竹桃。2. 让学生阅读并评价课题,理解“夹”字的不同读音及其含义。3. 通过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简要介绍夹竹桃的基本信息与习性。(二)初读课文 1. 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与意思,尝试造句。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